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359]
文学文化 [228]
诸子百家 [23]
名人文集 [333]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15]
诗词戏曲 [85]
笔记小说 [35]
琴棋茶花 [5]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80]
百科全书 [68]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25]
人物日记 [31]
学术研究 [70]
哲学研究 [14]
宗教类 >>
佛教 [181]
道教 [23]
周易风水 [20]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87]
书法篆刻 [28]
石窟雕刻 [43]
文物收藏 [29]
金石考古 [139]
建筑装饰 [28]
工艺美术 [10]
其它综合 [3]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24]
医学类 >>
中医 [307]
西医 [8]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0]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8]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1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中华大典 林业典 全7巨册 2012-2014高清
中华大典 林业典
价      格:¥ 35.80
30天售出:0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3.2G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中华大典 林业典》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中华大典  林业典》PDF电子书全7巨册,由凤凰出版社2012至2014年出版。6U7万圣书城

 《中华大典》是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出版工程项目、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之首、国家出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由《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主持编纂。《林业典》是《中华大典》下设二十四个典之一。
《中华大典  林业典》分为5个分典,分别为:园林与风景名胜分典、森林资源与生态分典、森林培育与管理分典、林业思想与文化分典、森林利用分典。
6U7万圣书城

《中华大典  林业典》书目:6U7万圣书城

中华大典  林业典 园林与风景名胜分典 上册
中华大典  林业典 园林与风景名胜分典 下册
中华大典  林业典 森林资源与生态分典 上册
中华大典  林业典 森林资源与生态分典 下册
中华大典  林业典 森林培育与管理分典
中华大典  林业典 林业思想与文化分典
中华大典  林业典 森林利用分典
6U7万圣书城

369.jpg6U7万圣书城

370.jpg6U7万圣书城

371.jpg6U7万圣书城

372.jpg6U7万圣书城

373.jpg6U7万圣书城

374.jpg6U7万圣书城

375.jpg
《中华大典  林业典》出版说明:
6U7万圣书城

森林是人類文明的摇篮。上古之世,先民構木爲巢以避群害,鑽燧取火以化腥臊,從而擺脱野性, 走出荒蠻,踏上文明之途。森林是一座資源寶庫,爲人類提供f生活必需的物質資料’林木可以資材、取蔭,爲宫室,爲器用,林中的動植物可以爲衣食供養。森林還是神話的故鄉,原始自然宗教的温床。它引導人類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它滋養了人類質朴的心靈,激發了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使人類健全心智,升華情感,精神世界日臻豐富。
林業是百業之母。人類的原初活動都是在森林中進行的,並逐漸從男人狩獵、女人採摘的自發模式,演進爲自覺的生産行爲(産業)。作爲最早形成和發展的産業之一,屮國占代林業發端於新石器時代,與農業的發端幾乎同時。傳説中的神農氏「斲木爲耜,揉木爲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既開創了農業,又引導了森林開發利用之先。之後的黄帝堯舜,刳木爲舟,剡木爲楫,斷木爲杵,弦木爲弧’剡木爲矢,可見先民對森林利用是多方面的。五帝時期,林業發展已見端倪,諸如農具、舟楫等木器製造,木構建築,以及林屮狩獵、植物採集、蠶桑技術、紡織與編織、漆的利用等。河姆渡遗址中還發現了珠蘭、夜合花、旱蓮木、九里香、荷花、杜鵑等植物或孢粉,陶片上繪製有種在陶盆中的三葉和五葉植物圖案’説明此時的先民己經從事觀賞植物的栽培及盆栽藝術。對森林動植物的崇拜,形成圖騰, 萌生了先民的原始宗教。以龍鳳爲代表的圖騰崇拜,在本族祖先及本族保護神之間確立了想象性關系,通過頂禮膜拜和禁忌約束,對某些類動植物施以保護,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濫砍濫獵行爲。
6U7万圣书城

關於森林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問題,早在夏商周時期就己有較深刻的認識。王朝的建立,城邑的建設,都在很大程度上構成對森林資源的損害。《禹貢》中的「九州」劃定了中華民族的活動範圍,規定了九州的貢品,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木材、林産品及林副産品,由此可推知古代森林及動植物資源分布、利用及産出情況。自漢代開始的屯田制對森林資源的損害是毁滅性的,其他毁林因素還包括戰争、洪水、病蟲害、惡劣氣候等等•而另一方面,生態保護、生態倫理思想在春秋時就已成形,败罟不入袴池, 斧斤以時入山林,不麝,不卵,不殺胎:不妖夭,不覆巢,體現著鮮明的保護森林動植物及生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意識。森林培育技術、林業生産觀念也同時發展,《孟子》的「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管?》的「十年之計樹木」等等,成爲後世動P、民衆種樹、改善國計民生的勸世良言。中國園林也起源於殷商末修建台囿之期。後世,無論是帝王宫苑還是私家宅園,设山理水、植物配置等等都是造園的重要闵素,實踐著與山水自然不離不棄的詩意般的棲居旨趣。6U7万圣书城

一部林業史,是兑證中華文明崛起和發展的進程史。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具有製氧固碳、涵養水源、防風固土、改善氣候、維持生物多樣性等十分重要的生態功能,被譽爲地球之「肺j、大地之衣,承擔著維護地球生態平衡和促進碳、水循環的特殊使命。在自然資源消耗超速、生態面臨危機的今天,森林所擔當的生態調節功能:一益爲人們所認知、所重用。新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林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林業發展迎來T-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期。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科學謀劃,作出了一系列加快林業發展的重大戰略决策,特別是召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中央林業工作會議,確立r新時期林業的「四個地位」和「四大使命」,明確指出,林業在吋持續發展戦略中具有M•嬰地位,在生態建設中具存首要地位,在西部人開發中具有基礎地位,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具存特殊地位,並明確要求,寊現科學發展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爲重大舉措,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爲首要任務,應對氣候變化必須把發展林業作出戦略選擇,解决「三農」問題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爲重要途徑。國家林業局根據屮央的要求,提出發展现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科學發展的指得思想,努力構迖完#的林業生態體系、發達的林業産業體系和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充分发挥林業的多補功能,滿足社會對林業的多種需求。6U7万圣书城

在發展現代林業的時代背景下,編纂《屮華大典•林業典》,意義尤爲顯著而深遠,主要有叫:一是有利於總結林業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推動林業科學發展.,二是有利於深化全社會對森林的科學認知,提高林業的社會影響力和戰略地位•,三是有利於弘揚生態文明,積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叫是有利於學者和奋識之士開展學術研究,傅承和弘揚祖國極其珍貴的森林文化迫産。6U7万圣书城

《中華大典•林業典》下設五個分典:《林業思想與文化分典》、《森林生態與資源分典》、《森林培肓與管理分典》、《森林利用分典》和《園林與風景名勝分典》。五個分典互爲彼此、相互支撑,囊括了屮國现代森林資源及林業科技與文化的全部重要資料。按照現代學科體系對資料内容進行分類, 設分典、總部、部、分部四級經目。經目之内’按資料性質’設三至九個緯目不等。全典約一千伍佰萬字,是歷史上第一部集古代林業經典之大成的類書。以史爲鑒,可知未來。願讀者開卷,切實受益。 6U7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中华大典 林业典》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中华大典 林业典》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