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534]
文学文化 [348]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417]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22]
诗词戏曲 [146]
笔记小说 [42]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15]
百科全书 [67]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4]
人物日记 [36]
学术研究 [100]
哲学研究 [21]
工具书 [21]
宗教类 >>
佛教 [209]
道教 [35]
周易风水 [36]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83]
书法篆刻 [43]
石窟雕刻 [50]
文物收藏 [73]
金石考古 [225]
建筑装饰 [44]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16]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41]
医学类 >>
中医 [450]
西医 [13]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2]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9]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中国古代兵法经典鉴赏丛书 全6册
中国古代兵法经典鉴赏丛书
价      格:¥ 17.80
30天售出:124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100M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中国古代兵法经典鉴赏丛书》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中国的古代兵学文化是中国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其中的兵法经典著作更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大几经典都是反映客观规律,具有指导意义的著作。换言之,经典著作也就是经得起阅读、经得起推敲、经得起研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著作,否则它早就随风而去,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在中国古代兵法中至少有数十部这样常读常新的经典著作。《中国古代兵法经典鉴赏丛书》就是介绍这样兵法经典著作的丛书。9b0万圣书城

中国古代兵法经典鉴赏丛书书目:9b0万圣书城

黄石公三略新说(清晰)·孙建民著..解放军出版社9b0万圣书城
戚继光兵法说新(清晰)·范中义著9b0万圣书城
孙子兵法说新(清晰)·吴如嵩著9b0万圣书城
太白阴经新说(清晰)·张文才著9b0万圣书城
尉缭子新说(清晰)·张秦洞主编9b0万圣书城
吴子新说(清晰)·薛国安,杨斐著
9b0万圣书城

截图08.jpg9b0万圣书城
《太白阴经》所阐述的谋略思想,不仅实用于当代军事斗争领域的运筹、决策,而且对于现今经济领域的商战策略运用,乃至对人生成长与发展,皆有重要启迪、借鉴作用。本书由总论、原文、注释、译文、新说五部分组成;总论和新说为本书重点,是体现作者对《太白阴经》全书及本书所选各篇研究成果的最重要部分。
9b0万圣书城

 9b0万圣书城

中国的古代兵学文化是中国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其中的兵法经典著作*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作者张秦洞应我国古代兵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吴如嵩先生之邀,撰写《尉缭子新说》。使我们有机会重新研读《尉缭子》,并将其与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国防、军队建设和作战实践结合起来思考,发现其中不少思想仍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9b0万圣书城

战国时代,群雄割据,干戈不止,生灵涂炭。一大批天才军事家星耀列 邦,纵横捭阖,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又一部兵法经典著作。其中,法家学派军 事思想代表作《尉缭子》以辩证系统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严整规制的战 争逻辑体系,在新的高度上集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军事和战争问题的总体认 识,以及对建军和作战问题的理性思考。北宋将《尉缭子》与《孙子》、《 吴子》等兵书合编为《武经七书》,正式颁行于武学,一度成为我国古代军 事理论的教科书。明代张一龙在(《尉缭兵机小引》一书中指出:“所称训 卒练兵、料敌制胜,即孙、吴当不远过。”因此,有学者将《尉缭子》奉为 “先秦兵书之大成者”,将尉缭尊为“先秦兵家学派*后一位大师”。 《尉缭子新说》在深入解读《尉缭子》军事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国防 和军队建设实践,提炼出尉缭“威制天下”、“富国强兵”、“人本”、“ 制必先定”、“杀卒”、“兵教”、“寓兵于农”、“教戒为先”、“倡导 治市”、“天下无费”等富有特色、自成一体的“十大”军事思想,并引用 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生动战例,说理性、可读性、时代感都很强,是品读经典 军事理论,把握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特点规律,回顾战史战例的**著作。9b0万圣书城
     《尉缭子新说》作者张秦洞。
9b0万圣书城

目录9b0万圣书城
尉缭其人其书9b0万圣书城
一、天官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二、兵谈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三、制谈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四、战威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五、攻权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六、守权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七、十二陵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八、武议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九、将理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十、原官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十一、治本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十二、战权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十三、重刑令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十四、伍制令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十五、分塞令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十六、束伍令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十七、经卒令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十八、勒卒令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十九、将令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二十、踵军令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二十一、兵教上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二十二、兵教下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二十三、兵令上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二十四、兵令下9b0万圣书城
1.原文、注释及译文9b0万圣书城
2.新说9b0万圣书城
后记
9b0万圣书城

9b0万圣书城
戚继光兵法是指戚继光的三部军事著作,即十八卷本《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和十四卷本《纪效新书》。每部书原文均有十余万字,并有大量插图。三部书均为练兵专著,且后出者继承了前出的一些内容,甚至是大部内容。故本书因篇幅所限,引录的原文以后出的十四卷本《纪效新书》为主(也是节选),对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只引其很小一部分内容。各书所列之图均略去。 本书所录的原文均据中华书局2001年出版的十八卷本《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和十四卷本《纪效新书》。这三部书文字较为浅显,故仅出注释,不作译文。书中原文以小字刊印者,现以小五号字排印。引录的原文虽以十四卷本《纪效新书》为主,但在《新说》中则对三部书作统筹的考虑,以体现三部书的思想。
9b0万圣书城

目录9b0万圣书城
绪言9b0万圣书城
戚继光兵法的作者9b0万圣书城
戚继光兵法的成书时间和版本9b0万圣书城
戚继光兵法的主要内容9b0万圣书城
戚继光兵法的特点和影响
9b0万圣书城

十八卷本《纪效新书》(节选)9b0万圣书城
纪效新书总叙
9b0万圣书城

十四卷本《纪效新书》(节选)9b0万圣书城
纪效新书卷之一9b0万圣书城
束伍篇9b0万圣书城
纪效新书卷之二9b0万圣书城
耳目篇9b0万圣书城
纪效新书卷之三9b0万圣书城
手足篇(节录)9b0万圣书城
纪效新书卷之四9b0万圣书城
手足篇(节录)9b0万圣书城
纪效新书卷之五9b0万圣书城
手足篇(节录)9b0万圣书城
纪效新书卷之六9b0万圣书城
比校篇9b0万圣书城
纪效新书卷之七9b0万圣书城
营阵篇9b0万圣书城
纪效新书卷之八9b0万圣书城
行营篇9b0万圣书城
纪效新书卷之九9b0万圣书城
刳野营篇9b0万圣书城
纪效新书卷之十9b0万圣书城
实战篇9b0万圣书城
纪效新书卷之十一9b0万圣书城
胆气篇9b0万圣书城
纪效新书卷之十二9b0万圣书城
舟师篇(节录)9b0万圣书城
纪效新书卷之十三9b0万圣书城
守哨篇(节录)9b0万圣书城
纪效新书卷之十四9b0万圣书城
练将篇
9b0万圣书城

练兵实纪(节选)9b0万圣书城
练兵实纪卷之五9b0万圣书城
练营阵第五
9b0万圣书城

后记9b0万圣书城

-孙子兵法新说9b0万圣书城

目录9b0万圣书城
兵法共此生(代序)9b0万圣书城
一、兵圣孙子9b0万圣书城
二、风起乐安9b0万圣书城
三、银雀惊世9b0万圣书城
四、旧题新说9b0万圣书城
《计》篇新说9b0万圣书城
《作战》篇新说9b0万圣书城
《谋攻》篇新说9b0万圣书城
《形》篇新说9b0万圣书城
《势》篇新说9b0万圣书城
《虚实》篇新说9b0万圣书城
《军争》篇新说9b0万圣书城
《九变》篇新说9b0万圣书城
《行军》篇新说9b0万圣书城
《地形》篇新说9b0万圣书城
《九地》篇新说9b0万圣书城
《火攻》篇新说9b0万圣书城
《用间》篇新说9b0万圣书城
五、孙学骊珠9b0万圣书城
六、*兵法9b0万圣书城
七、附:《孙子兵法》原文与今译9b0万圣书城
(一)《孙子兵法》原文9b0万圣书城
(二)《孙子兵法》今译
9b0万圣书城

9b0万圣书城
吴子新说9b0万圣书城
目录9b0万圣书城
章 吴起其人其书9b0万圣书城
节 吴起其时9b0万圣书城
第二节 吴起其人9b0万圣书城
第三节 《吴子》其书9b0万圣书城
第二章 《吴子》各篇及新说9b0万圣书城
节 《图国》及新说9b0万圣书城
《图国》注译9b0万圣书城
“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战争论9b0万圣书城
第二节《料敌第二》及新说9b0万圣书城
《料敌第二》注译9b0万圣书城
“审敌虚实而趋其危”的用兵论9b0万圣书城
第三节《治兵第三》及新说9b0万圣书城
《治兵第三》注译9b0万圣书城
“以治为胜”的治军论9b0万圣书城
第四节《论将第四》及新说9b0万圣书城
《论将第四》注译9b0万圣书城
“总文武”、“兼刚柔”的将帅论9b0万圣书城
第五节《应变第五》及新说9b0万圣书城
《应变第五》注译9b0万圣书城
“因形用权”的战法论9b0万圣书城
第六节《励士第六》及新说9b0万圣书城
《励士第六》注译9b0万圣书城
“有功飨之,无功励之”的战斗精神培育论9b0万圣书城
第三章 《吴子》对《孙子》继承和发展9b0万圣书城
附录:吴起与《吴子》相关资料汇编9b0万圣书城
主要参考文献
9b0万圣书城
 9b0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中国古代兵法经典鉴赏丛书》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中国古代兵法经典鉴赏丛书》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