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 共17册 2014清晰
价 格:¥ 26.80
30天售出:104 件
商品详情
注意:《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PDF电子书共17册,由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年出版。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书目: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 何世英儿科医案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 刘梓衡临床经验回忆录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 刘献琳学术经验辑要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 姚寓晨妇科证治选萃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 张了然医话医案选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 汤承祖60年行医经验谈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 王修善临证笔记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 三湘医萃 医案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 三湘医萃 医论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 三湘医萃 医话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 萧通吾脉诀及脉案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 谢剑南妇科经验集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 邢锡波脉学阐微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 陈义范50年临证心悟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 靳文清50年临证得失录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 顾兆农治验详析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 高式国针灸穴名解
![]() ![]() ![]() ![]() 《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序言: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和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
积极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中医药事业迎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中医教育、科研、临床都取得显著成就,无论在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疫病临床成果,还是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明等成果都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广泛关注,彰显了中医药独特的优势;一批批蜚声海内外著名中医专家先后涌现,如施今墨、秦伯未、蒲辅周“““他们是这一时期杰出的中医代表。他们勇于探索,医术精湛,深受爱戴,令人敬仰。这些杏林贤达,皓首穷经,呕心沥血,历练卓识,心传身受,积一生所得,整理撰写了一大批反映近世中医新经验、新成果的著作,大大促进了中医理论和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这些著作,字字珠玑,毫无虚浮,或亲笔撰写,或口述整理,写作态度严谨认真,非新知新见不妄赘言,非亲历亲验不敢妄写,可谓珍贵至极,难得一见。所作医论,溯本求真,立论严谨,所述医案,鲜活翔实,辨析独到;所录经验,真实详明,效验可靠。不仅指导了一批批后世中医学子走上了中医成才之路,还打造了一批批中医优势重点学科品牌,构筑起中医药发展历史上的新坐标。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著作由于出版时间距今较为久远,
现已很难觅到踪影,甚至一些名老中医也渐被人们遗忘。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是保护和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是振兴和繁荣中医药事业的必然选择。有鉴于此,我们组织策划了《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系列图书,挖掘整理
全国范围内的名老中医传世名著,以修订再版的形式重新面世,旨在传承和弘扬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提高中医临床辨治水平,让更多的中医学子领略当代临床大家的风采,追寻当代临床大家的脚步,为中医在世界瞩目中崛起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特别需要指出,本丛书所介绍的经验心得多为名老中医长期临床感悟,凡辨证用药,颇有独到之处,例如对中药超大剂量的使用,乃是建立在该老中医几十年使用心得的基础上,对其适应证、有效剂量及中毒剂量、药后反应等有着成熟的经验,更可能有因地、因时、因人而异的因素在内,非有真知卓识者不能臻此,所以敬请读者切勿盲目模仿,无实际经验者宜
慎用。对此经验,应师其法而活用其量,用量多少应视病症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丢掉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切勿偏执某人之经验而死守其用量可也。尤其是患者或家属更要在有经验的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绝对禁止盲目抄用。对于书中部分名词术语、计量单位、现已淘汰的检验项目和方法,以及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的药材等,为保持原书原貌,本书未予删改,请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予以注意并更正。
![]() 2007年国务院领导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说:“要切实推进继承创新,充分发挥特色优势……”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呢?除了对中医古籍经典的研读外,还需要对各个时期的中医临床家的临床经验进行认真研究。因为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老一辈中医名家在自己数十载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形成了自己独到的临床经验。作为后学者,若能认真学习和运用这些临床经验,无疑是学习中医、发展中医的一条捷径。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就对我省老中医著作进行了搜集整理,经几次发出征文函后,省内已故名老中医后代(或学生)、健在名老中医、50岁左右的中壮年中医纷纷投稿,至1982年年底止,共收集各类来稿400余件。其中“专著”20余部,“医论”400余篇,“医案”50余家,“医话”600余则,总计200余万字,我们经过分类和整理,编著了《三湘医萃:医论》《三湘医萃:医案》《三湘医萃:医话》系列。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选材的主导思想是:在理论方面,精选对学术的某一论述有独到看法,具有一定心得和体会,或系统总结某一内容对后学有所启发者;在实践方面,选录治疗某些疾病确有较好经验和独到之处,或对某些疾病遣方用药 (包括自拟方)确有参考价值者;在选录作者方面,重点选已故名老中医、健在名老中医,亦兼顾中壮年中医师的学术论文,目的是希望能够继承我省名老中医的理论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扬。本书选编的这些材料,大都没有公开发表,因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在成书后还分别请李聪甫、刘炳凡、欧阳锜等中医老前辈审查,特书于此,以表谢意!
本书自20世纪80年代作为内部交流资料出版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同道的一致好评。由于年代已久,且限于当时出版数量有限,市场早已难觅踪影。在人民军医出版社盛情邀请下,我们再次整理修订,将之正式出版发行。在此,向原书作者、整理者表示衷心感谢。王敬民、康玲玉等医师为本书整理、校正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我们水平有限,难免存在诸多不足,尚祈诸贤达惠以校正!
![]()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现代名老中医珍本丛刊》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