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359]
文学文化 [228]
诸子百家 [23]
名人文集 [333]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15]
诗词戏曲 [85]
笔记小说 [35]
琴棋茶花 [5]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80]
百科全书 [68]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25]
人物日记 [31]
学术研究 [70]
哲学研究 [14]
宗教类 >>
佛教 [181]
道教 [23]
周易风水 [20]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87]
书法篆刻 [28]
石窟雕刻 [43]
文物收藏 [29]
金石考古 [139]
建筑装饰 [28]
工艺美术 [10]
其它综合 [3]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24]
医学类 >>
中医 [307]
西医 [8]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0]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8]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1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全20册 1997清晰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价      格:¥ 45.80
30天售出:3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1.45G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明清中医名著丛刊》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PDF电子书全20册,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年出版。D9H万圣书城

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书目:
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证治准绳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本草纲目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疡医大全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奇效良方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医学纲目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济阴济阳纲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赤水玄珠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沈氏尊生书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薛氏医案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冯氏锦襄秘录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景岳全书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名医类案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千金方衍义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神农本草经疏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验方新编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医学入门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医宗金鉴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杂病源流犀烛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张氏医通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   类经(附:类经图翼类经附翼)
D9H万圣书城

188.jpgD9H万圣书城

189.jpgD9H万圣书城

190.jpgD9H万圣书城

191.jpgD9H万圣书城

192.jpgD9H万圣书城

D9H万圣书城
《明清中医名著丛刊》出版说明:
D9H万圣书城

余家历代耕读,兼硏岐黄济世。先祖武之望,字叔卿,号军民,生于明嘉靖31年(公元1552年),卒于崇祯2年(公元1629年),万历17年考中进士,历任霍邱(今安徽六安县)县令、江都(今江苏扬州)知府、吏部考工主事等职,晚年以少司马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卒于官。D9H万圣书城

先祖幼年聪慧好学,胸怀侠义,博闻强记,秉性耿直,胆识过人,疾恶如仇。除攻读书外,酷爱药理医术;曾立誓:若不能为百姓造福,必当以医术济世。举进士后,屡任县令、知府,为官廉明凊正,颇有政绩。然而由于朝纲昏聩,仕途艰险,先祖为官不为朋党,遇事刚正不阿,致遭谗谤,不容于世,遂归里讲学,悉心医术钻硏,津津乐道,救死扶伤,造福于桑梓故里。凡经诊治者,几乎无一伤亡。及至晚年,集已毕生临床经验,并汇参前人和历代诸名家之奥旨,撰著《济阴纲目》、《济阳纲目》、《疹科类编》、《慈幼纲目》、《医帜》等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意义的医学巨著,约百数十卷,二百余万言,先后曾为各地贤达名家刻版问世。然流传至今,已有散佚。先祖毕生重侠义而轻名利,虽有著作传世,而作者其人与著述之精深意义却被湮埋尘世已历400余载,实乃民族医学之一大损失也!D9H万圣书城

193.jpgD9H万圣书城

余家历代均有名医传人,誉满桑梓故里,多为黎庶所称颂;家中亦藏先祖《济阴》、《济阳》等遗莙版本,奈何十年浩劫,俱被焚毁殆尽。为此全家暗飞泪雨,不胜悲戚之至!所幸家父继承先祖医德医术,至今救死扶伤于关中乡里,已历半个世纪,对著述之残章片语仍有记忆。所惜者,家父年逾九十高齡,早已耳聋眼花,力不从心,欲全面继承开发其精髓,造福于世,实乃不易耳。值得庆幸的是,先祖遗著为历代著名医家及当代不少中医学家如耿鉴廷、郭振球等所推崇。据闻,陕西泾阳姚锡三清·咸丰六年(1856年)重刻版本若干卷,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据此曾缩印公世。在此,余仅以先祖后辈之名义,向热诚挖掘、开发、继承和发展祖国中医珍贵遗产的先辈和当代名公致以至诚之谢意!D9H万圣书城

当今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国家特别倡导、奖励各项科技事业,必欲国家民族跻于世界富强之林,故继承发扬传统医学,健身强体亦势在必行。为此,三子武英与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医史研究所苏礼、苗锋、郑怀林、焦振廉、李培振、洪文旭等专家学者,以继承发扬祖国医学精髓之浩然正气,奋发图强之精神,对沉埋400余年之久的先祖文献遗著,广寻博采,欲就其思想内涵、社会价值以及先祖在医学史上应有的地位,作一系统的专题研究,旨在利用利民,发扬光大祖国中医学之科学理论,造福于后世。余感于此,动乎情,据乎理,欣欣之余遂为序D9H万圣书城

194.jpgD9H万圣书城

D9H万圣书城
《冯氏锦囊秘录》系浙江名医冯兆张撰著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冯兆张,字楚瞻,清代医家。浙江海盐人。13岁学医,从师访道10余载,以医名于两浙等地。冯氏历时30余年,汇选各家精要,结合已见,著成此书。该书包括《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二十卷、《冯氏锦囊秘录痘疹全集》十五卷、〈冯氏锦囊秘录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十二卷,其内容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病症,及痘疹、药物、脉诊、导引养生,并采集民间验方、效方,内容丰富,流传颇广。冯氏在学术上继承明·薛立斋等温补学说,推崇赵献可之命门理论,且善于化裁古方,曾仿钱乙六味地黄丸加减化为10方,以变通为用。冯氏对内、外、妇、儿均有研究,尤擅长儿科痘疹。其诊治疾病主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尤重视小儿先天禀赋之厚薄,后天长养之虚实,曾归纳三法、四因、五治、六淫、八要等几方面,条理清晰,别具一格,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D9H万圣书城

《冯氏锦囊秘录》自清·康熙年间问世以来,在国内广为流传,仅康熙年间便刊刻数次。之后,屡经雕刻,且传入越南,被视为重要医籍,冯兆张亦因之被越南人民尊为其所供奉的名医中的上位。鉴于此,我们对该书进行了重新整理,付梓出版,以满足广大医药工作者的需要。D9H万圣书城

本次整理选用清·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刻本为底本,以清·康熙本、清·康熙活字本、清·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会成堂本、清·威丰八年戊午(1858)翼经堂本和民国上海千顷堂石印本为主要参校本,对本书进行了点校、注释。在整理过程中,力求保持底本原貌,但也作了如下调整和处理。底本原有湖广典试巴海序、光禄大夫将弘道序、寒松老人魏象枢序等,因版面模糊,残缺较多,于书无补,今删去。底本原有“魏公暨诸先生唱和诸咏”,系与冯氏咏吟诗文唱和之文,于书无补,今删除。底本中原有“捐资雕印诸公姓名”,今删除。底本中的繁体字、异体字、通假字,一律改为现代标准简化字。底本与校本有异,而文义均通者,不出校,悉从底本;校本义长者,保留原D9H万圣书城
文,出注说明。底本与校本有异,属底本讹误,均予以校补,出注说明。
D9H万圣书城

 D9H万圣书城

《证洽准绳》为明代著名医家王肯堂所撰。王肯堂,字宇泰,号念西居士,江苏金坛人,生活于明嘉靖万历年间。王氏自幼聪明好学,习举子业,兼攻医学。弱冠时,已能“起白骨而肉之”。万历十七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博览群籍,声著馆阁。后以京察贬官,家居十余年。此间,“乃复取岐黄家言而肆力焉”。于是见闻益广,医术日精。其一面治病活人,一面著书立说。前后历时11年,完成了《证治准绳》这部将近三百万字的医学巨着。D9H万圣书城

《证洽准绳》共包括《杂病》八卷、《类方》八卷、《伤寒》八卷、《疡医》六卷、《幼科》九卷、《妇科》五卷,共计六种,四十四卷。其中,《杂病》与《类方》内容相关,前者专论杂病证治,后者专载杂病方药,二者实为姊妹篇。其余四种均独立成篇,分述了伤寒及外、妇、儿科疾病的脉因证治。全书是一部集明代以前临床医学之大成的学术著作。D9H万圣书城
正如《四库全书提要》所言,该书具有“采摭繁富,而参验脉证,辨别异同,条理分明,具有端委,故博而不杂,详而有要。于寒温攻补,无所偏主”的学术特点,故四百余年来,其深受历代医家所推崇,被视为医门之圭桌。D9H万圣书城
《证洽准绳》自问世以来,流传颇广,代有翻刻。我们此次整理,是以明万历间刊本及清金坛虞氏补修本为底本,以清乾隆间敬修堂刊本为主校本校注而成。其校注方法如下:D9H万圣书城
底本中所用繁体字一律改为现代标准简化字,仅对中医特殊用字予以保留。底本中的通假字、异体字、俗字等一律径改,不出校注。凡底本与校本不一,而显系底本讹、误、脱、衍者,则据校本校正,并出校注。底本目录与正文内容相左者,互为增补,不出校注。对个别难字,作必要的诠释。
D9H万圣书城

D9H万圣书城
《医学纲目》是明代著名医家楼英编撰,刊于1565年。楼英,一名公爽,字全善。浙江萧山县人,元至顺三年三月十五日生,明建文二年(1332~1400年)十一月十九日卒。英七岁,秉承母训,授读《内经》。至正四年(1344年)秋,其母疾,浦江戴原礼专程到萧山治疗,母疾渐瘳,楼英遂向原礼学医。原礼赞赏他的学术造诣,并启其著书立说。1362年,楼氏开始收集资料、编纂《医学纲目》他潜心硏究《素》、《难》之旨,广行活人之术,医名播于江湖,闻于朝堂,曾被朱元璋召见,以老赐归。1376年,著成《周易参同契药物火候图说》。1380年,《医学纲目》粗具规模,世人争相传抄。次年又增补“纲目”,于1396年重修此书遂成。D9H万圣书城
《医学纲目》是楼氏卒后一百多年由后人刊刻的,全书共40卷,采集自《内经》、《难经》、《甲乙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参以历代方书、文献,尤其汇集了宋至金元诸名家的论著,结合个人见解分部论述。内容包括阴阳脏腑、各科病证诊治、针灸、调掇以及运气占候等。其特点是每论证,先引历代有关论述,治法区分为正门与支门,取各家之长,体现了同病异治的原则。全书纲目清晰,资料丰富,对了解明以前的中医学术很有价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医全书。D9H万圣书城
《医学纲目》现存版本不多,仅有明嘉靖刊本,钱世杰抄本,世界书局铅印本,及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铅印本。此次校注整理我们精选善本,精校细注,以简体字橫排,从而使本书更具有实用性。具体整理工作如下:D9H万圣书城
此次校注以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明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年)曹灼刊本为底本,以198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为校本。其他参校书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针灸甲乙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丹溪心法》《兰室秘藏》等底本卷首列有总日录,于各卷前又有分目录,今统一整理,一并归于前,以便于读者查阅。底本各卷名前之“医学纲目”及卷名后之“萧山楼英全善编纂”等一律删去,只保留卷底本卷首前列“运气占候”一篇,非本书之正文,此次整理作为“附录”附于书后,以供参此次校勘工作具体如下:D9H万圣书城
此次整理一律采用现代标准简化字,加新式标点,对书中明显错字、常见的异体宇、通假字予以径改。凡原文中有脱、讹、衍或疑义处,均予补、订、删、释,并出注说明。对书中引文与原著文字有出入,但不失原著本意,语句通达,顺理成章者,均不作改动。如文意不通,或失去原著本意者,参考有关文献,予以改正,并出注说明。原书所用右、左,今一律径改作上、下。
D9H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明清中医名著丛刊》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明清中医名著丛刊》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