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孙思邈研究集成 全1册 2006清晰
价 格:¥ 6.80
30天售出:64 件
商品详情
注意:《孙思邈研究集成》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孙思邈研究集成》PDF电子书全1册,由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出版。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伟大的医学家,被后世尊崇为“药王”。一千多年来,他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其他著述对中国乃至世界医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
《孙思邈研究集成》出版说明: 孙思邈是我国隋唐时期的著名医学家。他“通百家说,善言老子、庄周”,且“于阴阳、推步、医药无不善”,一生奋发,是历史上成就卓著的一代名医,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其心血之作。它以方剂和方论为主要形式,收载方剂6500余首,范围不仅囊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皮肤、急救、食疗、养生、按摩等众多学科,而且包含着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天文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丰富的多学科内容。《千金》两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唐以前我国医学成就的系统总结,又开创了自唐开始的中国医学研究的新局面,堪称中国医学的“百科全书”,在中国和世界医学史上都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关于孙思邈对我国和世界医药学的巨大贡献,我认为以下两点值得引起 其二,是他博大的胸怀和广收并蓄的精神。他的《千金》两方,广泛引人了各少数民族医学中的精华。从其引文所涉及的民族和地域看,有匈奴、蛮夷、北地、西州、吐蕃等,几乎涵盖了我国古代各主要少数民族;从其收录的内容看,有把少数民族医方原方不变录入的,也有经过他加工、改进后刊载的,更多的则是融合了汉族医药知识后又为少数民族所习用的。这类处方颇多,如北地太守八味丸、西州续命汤、蛮夷酒、匈奴露宿丸等。这些记载为研究民族医药本草史、开发民族医药具有重要价值,丰富了我国传统药物学的内容,促进了我国各民族传统医学的相互融合、渗透和进步。孙思邈还把国外的许多医药知识吸收过来并加以利用和改造,使他们成为中医药学的有机内容。在《千金》两方中,仅古天竺名医“耆婆”的医方就达十余首之多。在《千金翼方》中还引进了古印度吠陀医学中与地、水、火、风的相关内容,并试图将其与中医的五脏、五行学说加以结合,努力促进中外医学交流。也正由于此,孙思邈的学术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共同财富。 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发展孙思邈学术是中医传承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千金》两方的现代应用研究、开发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钱超尘、温长路二位教授,出于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事业心和使命感,继完成《王清任研究集成》、《李时珍研究集成》和《张仲景研究集成》三部大型中医药文献的编纂、出版工作之后,又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他们《中华古代名医名著研究集成》系列中的第四部著作《孙思邈研究集成》,这对深入研究、弘扬孙思邈学术,振兴中医药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是坚持“继承不泥古,发展不离宗”方针的具体实践,值得大家学习。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伟大的医学科学家,他一生从事医学研究、著述和临床实践,留下了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为代表的医学著作。以其为标志的孙氏学术思想,成为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构成和精华,影响着自唐迄今的中医药学的发展和进步。 《千金》两方是孙思邈对我国唐代之前医药文献资料的全面、系统整理之作,它不仅保存了唐代以前珍贵的医学文献,也系统反映了孙氏本人丰富的医疗经验和医学思想,对传承、发扬中医学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千金要方》中,不仅包含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皮肤、急救、食疗、养生、气功、按摩等丰富的医学内容,而且包含着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天文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千金翼方》,是孙思邈晚年对《千金要方》的补充之作,其内容涉及现代医学的药物学、传染病学、食疗养生学、老年医学、性医学心身医学以及社会医学等诸多领域,充分表现了我国唐以前医药学的发展水平和辉煌成就。他在《千金翼方》卷九、卷十收录的《伤寒论》,几乎包括宋本《伤寒论》的全部条文,清代王朴庄称之为“伤寒论定本”,在《伤寒论》流传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千金》两方在日本受到极大重视,江户时期,江户医学馆影刻了《备急千金要方》30卷全帙,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的《备急千金要方》所据底本即江户医学馆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孙真人千金方》20卷,虽为残本,但其未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改,更加弥足珍贵人民卫生出版社已有《孙真人千金方》校注本问世。这些重要版本,对仲景学说的继承和传播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是研究仲景学说的必读之作《千金》两方问世之后,国内外医家都对他表示出了极大的重视和浓厚的兴趣,研究之风渐起,研究成果日丰,成为中医药学家从事临床、科研、教学的必读经典。据编者掌握的不完全资料,从元代至今,历代出版的以《千金》两方为代表的孙思邈的各种著作版本达100多种,同时还有不少手抄本存世。此外,有学者通过考证认为,现存的古籍中尚有20多种署名是由孙思邈撰写的,虽不能排除其中有托名之作,但其大多数是以反映孙思邈学术思想为主旨的,对继承传统、惠及百姓健康都具有实际意义。而这些著作目前大多还湮没于层楼深阁之中,亟待抢救、整理。近代学者还结合对孙思邈学术的学习,撰写了不少研究性专著,目前所见大体也有百种左右,其中一些还是国外学者的作品,可见孙氏学术传承之广、影响之大。 近代有关孙思邈学术研究的论文,是孙思邈学术研究的亮点。就目前编者所掌握的文献判断,这类文章至少在20世纪初期就出现了。至20世纪50年代末,已公开发表的有关孙思邈及其学术研究文章的总数有30余篇;80年代末,达到200篇左右;90年代末,约有1200篇;20世纪末,达到近2000篇;截止2005年7月,约在3000篇上下。这些文章涉及孙氏生平家世、社会背景、世界观、方法论和医学道德、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医学临床、医学养生的方方面面,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句话来形容颇为妥切。文章的作者既体现了以中医药界同仁为基本队伍的主体,也包括有文化、哲学、历史、社会学领域内的众多学者,反映了研究工作多侧面、全方位的特点。除国内学者外,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也撰写了名篇,孙思邈的学术已成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共同财富。各种医学期刊之外,有关孙思邈研究的专题学术会议也非常活跃,它以面对面的双向交流,扩散速度快,产生效果直接,学术论文容量大、范围广、形式灵活等特点受到学术界的欢迎。并且弥补了学术期刊受容量、刊期等诸多条件限制的缺陷,也为专业杂志营造了一批作者队伍、筛选出一部分精品论文。仅以20世纪80年代为例:1982年11月召开的纪念孙思邈逝世1200周年学术会议,就收到了论文310篇;1986年10月召开的孙思邈医德座谈会,收到论文近200篇;1986年11月召开的孙思邈药剂学专题学术讨论会,收到论文百余篇;1987年10月召开的孙思邈与医学交叉科学学术研讨会,收到论文180篇;1989年7月召开的孙思邈医德纪念碑落成典礼暨医德思想研讨会,收到论文200多篇。仅这几次会议收到的论文总数竟有近千篇之多,这对孙思邈学术的传承、发展无疑是功不可没的。
陕西耀州孙思邈中医院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孙思邈研究集成》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孙思邈研究集成》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