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神农本草经图考》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神农本草经图考》PDF电子书全1册,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出版。
《隋书·经籍志》中记载的本草古籍有60多种,其中题为《神农本草经》的有5种,题为《本草经》的有9种,这些不同版本的《神农本草经》早已失传。但它们的部分文字却保存在《太平御览》中。《太平御览》所存的《神农本草经》条文,在内容和书写体例上,与陶弘景整理的《神农本草经》有所不同,可能保存了更多《神农本草经》的原貌,我们称它为陶弘景以前的《神农本草经》。
今日流行的《神农本草经》条文,都是后人从陶弘景整理的《神农本草经》里引辑的,我们称它为陶弘景整理的《神农本草经》。其内容通过《本草经集注》《唐本草》《开宝本草》《嘉佑本草》保存在《证类本草》中,《证类本草》白字即现存《神农本草经》的经文。明清时期国内外学者所辑的几种《神农本草经》单引本,其条文皆取自《证类本草》白字。
各家辑本的《神农本草经》目录,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按《证类本草》白字药物的次序拟定目录,如孙星衍等辑本即是;第二种是直接使用《本草纲目》卷二所载的《神农本草经》目录,如卢复、顾观光等辑本即是;第三种是以《唐本草》所载《神农本草经》药物目次拟定目录,如日本森立之辑本即是。这些辑本所用的目录,选择药品的数量,药物三品的位置,某些药物合并或分条,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
安徽中医药大学王德群教授撰写的《神农本草经图考》,是以清代顾观光辑复的《神农本草经》为底本,从新添加句读标点,以便读者阅读和理解。王德群教授将《神农本草经》各论的365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经,在药物的分合排序上又下了一番功夫使之尽量接近于原著。另外,每种药物分名称、经文、明理归真、来源分布、基原形态、药材特征、临床发挥、方剂举例等八类内容,并配彩图。在“明理归真”项中,王德群教授阐明本草品种的古今变化、优质药材的产地及传承过程中不止确的内容,还有本草形态、习性、生态与功效的相关性探索内容,为该书最具特色之处。
![]() ![]() 《神农本草经图考》出版说明: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从祖先炎帝、黄帝继承的有文字记载的最珍贵的便是《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两部经典。两者均为中医药著作,为后代习医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甚为可惜的是,《神农本草经》虽被列人中医四大经典,但几乎无人去看,更不用说作为必读之书了。原因何在?
首先是文化间隔。历经千年,使文化间隔产生并日益严重。《神农本草经》之后面世的众多本草著作,有的通俗易懂,有的药物种类增多,因便于使用而逐渐替代了《神农本草经》。到了近代,文化裂痕进一步加深,人们对繁体字感到陌生,既看不懂文言文,更难以深刻理解没有标点的古书,因而使珍贵的经典被束之高阁。
再者是信任危机。“神农时代没有文字,如何写出这本传世之作?”“医药是劳动人民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医疗经验总结,是集体之作,神农只是一个人,有能力写出这样的著作吗?”“书中出现了大量的汉代地名,难道神农时代的书中会有汉代地名吗?”“有些矿物药中有‘久服不老神仙'之说,尤其一些有毒之药,如朱砂、水银等也有这样的描述,这不是无稽之谈吗?”诸多疑问,使现代人对《神农本草经》的科学性产生了信任危机,《神农本草经》因而被漠视。
《神农本草经》经历了太久的历史,其间难免会落上厚厚的“灰尘”,甚至产生损坏如果要正视这笔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首先要拭去“灰尘”,看个究竞!
我们通过数十年对本草的探索,进行了大量的野外本草考察,再回看《神农本草经》,惊喜地发现它虽然还有太多的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但无疑仍是指导我们探究中药学的经典。
其实《神农本草经》不只是一部本草著作,更是一部着眼临床、教人用药治病的医学经典。该书序录中反复强调辨证用药原则,对“大病”做了详尽举例。各论的365种药物所主,多是围绕“大病”而言。有了《神农本草经》,才有后来一脉相承的《伊尹汤液经》和《伤塞杂病论》。我们从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可知,原来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仲景论广汤液而有伤寒。
《神农本草经》是众经之祖,不仅是本草的源头之作,也是中医的源头之作。直至今天,也没有任何一部本草著作可与之相媲美。该书系统而全面,理论完备,与实践结合,体例一致,结构严密,主题思想前后贯通,目的明确,完全符合一时一人之著作,而不是多时多人的兼收杂采论文集。
《神农本草经》序录中有一段关于服药方法和时间的文字:“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人们也许会认为,按病位确定用药时间显然太过机械。一天,一位学生告诉我,她家祖传数代的治风湿病药物必须在夜间服用,她原先只是胡乱猜测,直到学习了《神农本草经》才恍然大悟!原来“神农”早就说得清清楚楚了!
《神农本草经》不仅文字简洁,语言直白,通俗易懂,在药物选择上也极具特色,因而书中记载的药物至今仍常用不衰。
神农选药首先重“品”,人无德不立,药无品害人。用药治病,不能致病,安全第神农选药重“品”体现在选自然之药,365种药物之中主体是植物(植物上接太阳之光能。下吸地球之营养,中以气水调节身体),辅以依赖植物生存的动物、助以地球中贮藏的矿物。自然之药适自然之人体,这是神农的智慧选择,此类药物无毒或毒副作用小,经过适当加工炮制可保障安全有效。近代流行的欧洲西药(简称“欧药”)则反其道而行之,不取自然之物,而是经人工提取分离或合成自然界从不单独存在的化合物。对这些药物人们虽寄子很大的希望,认为是特效药物,但不出三十年,其伤害人体的副作用暴露无遗,随即被淘汰,又研制新药,如此循环反复。欧药流行才二百余年,却已淘汰数千种之多。这与《神农本草经》选择的365种药物传承几千年不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神农重“品”还体现在把选择的365种中药分为三个等级一上药、中药、下药。《神农本草经》序录开篇即云:“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赢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这种分法凸显了以人为本的原则,选择药物按有无毒性、功效来分为三级。有品之药虽然有毒,但均达到了可控程度。而现代,很多民间使用有效但毒性难控者也被大量应用于临床,这些无品药物的使用是对患者生命安全的漠视,罪莫大焉!后人不明,误认为三品分类不如其他方法“科学”,此乃忘本逐末之举,丢掉了祖先留下的至宝,反而认为自己高明!
神农选药的第二特色是设立岗位。《神农本草经》共设365岗,365是自然界中最具特色之数。人与药物均存在于地球表层,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能适应此周期变化之人可得安康,神农所选药物在365个时间节段上各具特色,对应于人则可调整失偏之体。后人不知设岗之意义,将一切发现有功效的药物逐一列入,以致后代本草不堪重负,重点无法突出,疗效下降。如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除收集《神农本草经》药物外,还同时收集了汉末魏晋时期的名医药物,称为《名医别录》,共365种。此365种仅经过约300年的时间,待陶弘景整理时已淘汰了近半数(有名无实类药物共177种),时至今日,所剩常用药寥寥无几。《神农本草经》已历数千年,尽管部分被蒙以灰尘,但仍闪烁光芒。
如何从大自然的万千种类中选出有价值的本草?这是神农选药的第三步。神农慧眼独具,通过对万千自然之物的熟识,从中挑选出最有特色的种类进人365个岗位
首先,从植物中选出具有特长的药物,包括形、色、气、味、生长环境、物候、习性等从形的角度,以下本草均具非常典型的特色,仅从药名就可理解:五加皮、白头翁卫矛、赤箭、蚤休(七叶一枝花)、鬼白、鸡头实、乌头、虎掌、鸢尾、狗脊、贯众、蒺藜、大黄、百合、贝母、厚朴等。
从色的角度,选出了赤色的丹参,橙色的栀子,黄色的黄连、黄芩、地黄,白色的白薇、白及、白芷、白敛,蓝色的蓝实,紫色的紫草、紫参、紫石英,黑色的玄参等。
从气的角度,选出辛香的木香、牡桂、徐长卿、丹皮、石营蒲、香蒲,腐臭的嫩酱腐婢等。
从味的角度,选出甘味的甘草、山药、地黄,苦味的苦参、龙胆、黄连,辛味的细辛酸味的梅实、酸浆,咸味的海藻,五味俱全的五味子等。
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有生于道旁车前的车前子,生于石上的石韦、石斛、石南、络石寄生植物菟丝子、桑上寄生,生于沙漠里的麻黄、肉苁蓉,浮于水面的浮萍,生于水中的泽泻、海藻,腐生于朽木的灵芝、茯苓、猪苓、天麻等。
从物候角度,有常绿的石南、竹叶,特色在叶,以叶人药;夏天枯萎的夏枯草、半夏特色在果穗和块茎,以此人药:经冬的款冬花、积雪草、女贞实、冬葵子,各以花、全草果实和种子入药:孕育长久、早春开花的辛夷,药用其花蕾。
从习性角度,合欢叶朝开暮合,顺应昼夜节律,被选为安神之药:卷柏旱时失水卷曲,遇雨恢复生机,舒展攀绿,被称为“九死还魂草”,因而成为“血闭绝子”的良药有很多植物之名就带有功效的意义,如羊躅、淫羊藿、羊蹄(防治羊蹄疫病)、王不留行、防己、防风、续断、狼毒、大戟、巴豆(泻下)等。
其次,从动物中优选药物,不在于肉,肉主要是食材,不是药材,而在于选择其特殊部位,如有选角、甲、壳、骨者,如羚羊角、鹿茸、龟甲、鳖甲、牡蛎、乌贼鱼骨等;有选分泌物者,如麝香、牛黄、露蜂房等;有用其全体或某一部分者,如蜈蚣、蚯蚓、水蛭、蛇蜕、桑螈蜡等
最后,从矿物中优选药物,则与构建人体的材料有关,如钠类化合物戒盐、朴硝,镁类化合物滑石、阳起石,钙类化合物石膏、石钟乳、龙骨,铁类化合物代赭石、磁石,铜类化合物石胆、空青。还有少数具有特殊功效的药物,如丹沙、雄黄、硫黄等本草最终的优选是落实在疗效上。自然界任何一物,对人体都可能产生若干作用,但不等于都可以拿来做药,更不是神农优选的对象。神农优选的365种,必须有良效,并且可靠持久,是“精兵强将”,绝非平庸之辈。自《名医别录》开始,至《新修本草》《本草拾遗》《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直至今日的《中华本草》,滚雪球似的增加药物种类,上万种“中药”使临床医生眼花缭乱,增加了合理选药的难度。神农选药重“品”保安全,设岗不泛滥,选特长,用精英,提高疗效乃中医之本,这是神农的智慧之一。
本草为中医服务,神农选药还要保障所优选的本草能长用不衰。几千年的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神农所选的本草绝大多数至今仍是常用中药,疗效可靠,资源丰富。神农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首先,为保障本草应用不衰,资源必须丰富,在神农选择的本草品种中,很多是生物学上的同科所有植物、同属所有植物或同属某些种类,它们的分类相近、生态相似、形态一致,功效也就大致相同,有此一群种类,资源的丰富程度则大为增加,如黄连、淫羊藿、石斛、贝母、大黄、败酱、柴胡、苍术、沙参、甘草、菟丝子、车前子、海藻等几乎同属植物均可入药。有的本草品种甚至还可以跨越科、属选择,如水蛭、贯众等可在不同科中或同科不同属中选择种类。这种选择大大丰富了本草资源。这与近代选择稀缺的资源,如冬虫夏草、红景天、红豆杉、青天葵、滴水珠等药用情况有本质不同,用珍稀种质资源易造成种质灭绝,将给生态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另外,从资源丰度考虑,选择的种类还需具备分布广、常见、易认、易采、易于生产繁殖能力强、易于运用、价廉物美的特点。在保障安全、疗效可靠的基础上,资源丰富:就可以长用不衰了小神农为子孙万代着想,对365种本草品种的选择可以说再周到不过了。
《神农本草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被覆盖了厚厚的“灰尘”,只有拭去,才能使其重放光彩。尤其是古代的炼丹、服石之风在秦汉时期盛行之后,使《神农本草经》的矿物药被赋以众多的“不老神仙”之说,后人因此而对其科学性产生怀疑。其实神农并不炼丹,怎么会著人这些荒诞不经的文字?我们整理时已将这部分内容列人“明理归真”栏目中说明,以避免人们不必要的信任危机。
如今,人们已习惯了住在高楼大厦,调节四时气温,相信精密仪器,离自然越来越远」我们若再回归自然,与自然交朋友,用足踏进山野,用手抚摸生灵,用目观察,用耳倾听用鼻嗅出自然芬芳,用口尝出百草滋味,用心感悟本草,渐渐就会看懂自然这部无字天书:就不会一叶障目,从而回归历史真相。从新认识《神农本草经》的价值,就能再现神农本草的辉煌!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神农本草经图考》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神农本草经图考》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