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费伯雄医著大成 全1册/近代名医医著大成 2019
价 格:¥ 6.80
30天售出:1 件
商品详情
注意:《费伯雄医著大成》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费伯雄医著大成》PDF电子书全1册,为《近代名医医著大成》之一,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年出版。
费伯雄(1800一1879),字晋卿,号砚云子。清代江苏武进孟河镇人。五世业医,家学渊源。少习举业,弱冠有文名,后承家学。博览《素问》《灵枢》《伤寒论》及后世诸名医著述,取其精要,去其偏执,于脉学及杂证尤有心得。因其博学通儒,医术精湛,悬壶执业不久,即以擅长治疗虚劳而驰誉江南。道光年间(1821~1850)曾两度应召入宫廷诊疾,先后治愈皇太后肺疾和道光皇帝失音证,获赐匾额和联幅,题日“是活国手”“著手成春万家生佛,婆心济世一路福星”。至咸丰(1851~1861)时,医名大振,远近求医问学者踵至。费氏几十年行医生涯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平素治学颇多心得,论医戒偏戒杂,谓古医以和、缓命名,可通其意,主张“和治”“缓治”,师古而不泥古,不趋奇立异,以平淡之法获效;推崇李东垣温补脾胃、朱丹溪壮水养阴之法,然不喜用升麻、柴胡、黄柏、知母四药,自制多首性缓平和方剂,重视饮食疗法。费氏认为医学发展至今芜杂已极,必须执简驭繁,救弊纠偏,以使后学者一归醇正。为此,他投入一生精力勤奋探索,一切从临证实际出发,博采古今学术之精华,不掺杂门户偏见,努力探求立论平允不偏的醇正医学,将其数十年业医心得撰成《医醇賸义》,编为四卷,为其学术代表之作。同治四年(1865),将《医方集解》各方逐加评论,编为《医方论》4卷。另著《食鉴本草》,又辑《怪疾奇方》,批注《医学心悟》等。综观费氏医学思想,以“醇正”“和缓”为特色,用药以轻灵为主。其思想源于历代各家,由博返约,取各家之长,补偏救弊。《清史稿》有传评日:“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最著。”其子孙继承家学,以医名世。孟河费氏作为著名医学世家和学术流派蜚声近代医坛。
本次编集选录费氏著作4种:《医醇賸义》《医方论》《食鉴本草》
《费伯雄医案》。各书的底本、校本选用情况如下。
《医醇賸义》4卷,初刻于清同治二年(1863)。此前,费氏曾著
《医醇》24卷,后毁于兵火。晚年作者追忆该书中的内容,但“不及十之二三”,故改书名为《医醇賸义》。该书现存多种版本。主要有清同治二年耕心堂刻本、清光绪三年(1877)重刻本。另有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简称“上卫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校注本(简称“上科本”)等。本次整理以清同治二年耕心堂刻本为底本,以1光绪本为校本,并参考上卫本、上科本等。
《医方论》4卷,初刊于同治四年(1865),其后在光绪及民国年间有多种版本。比较而言,光绪三年(1877)刻本订正了初版时不少谬误之处,较为可从。本次整理以光绪三年刻本为底本,以同治四年刻本为主校本,他校书主要选用了书中引用资料较多的医著,如《伤寒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等。
《食鉴本草》1卷,约初刊于光绪九年(1883)。后陆续有珍本医书集成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简称“上科本”)等。本次整理以珍本医书集成本为底本,上科本为校本。
《费伯雄医案》原无单行本,本次整理以1964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刊行的近人徐相任所藏费氏祖孙医案校注本为据,从中摘取费伯雄本人医案整理而成。
主要校注原则如下:
1,凡底本中因写刻致误的明显错别字,予以径改;繁体字、俗写字、异体字径改,不出校。
2.对于古今字,凡能明确其含义者,均以今字代之;对于某些通假字,则尽量恢复本字,不出校。
3.对于冷僻难读字,采用拼音加直音方法注音;疑难词句,加以注释。
4.对原文中的衍、脱、误、倒,且有依据者,分别予以删、补、改、乙,并出校记。存疑之处,不做改动。
5.书中中药名,系古今用字不同者,均据现代通用名径改;表示剂型的“元”一律改为“丸”,不出校。
6.因版式改为横排,原书中的方位词,“右”一律改为“上”,“左”一律改为“下”。
![]() ![]()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费伯雄医著大成》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费伯雄医著大成》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