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承淡安针灸经典 全8册 2016高清
价 格:¥ 27.80
30天售出:1 件
商品详情
注意:《承淡安针灸经典》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承淡安针灸经典》PDF电子书全8册,由上海科技出版社2016年出版。
承淡安(1899一1957),原名澹鑫,字启桐,江阴华墅人。承淡安出身中医世家,祖父承培岗擅长中医儿科,父亲承乃盈则精于针灸、儿科、外科,均以医名,求医者众。承淡安中学毕业后,17岁即随父学医,后又随同邑瞿简庄学习内科,深得真传。1920年,他又参加上海中西医函授学校学习,打下了坚实的西医诊疗基础。1921年冬,他回到家乡随父开业,刻苦钻研针灸类典籍,技艺飞进。于1927年在苏州设立诊所,治疗以针灸为主,药物为辅,所治多验,病者盈门。1929年承谈安在苏州望亭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设立针灸函授班。1932年迁址于无锡,继而在1933年创办《针灸杂志》,这是全国最早的针灸专业杂志。
鉴于当时我国针灸学停滞不前的现状,承淡安于1934年秋,东渡日本考察与学习日本针灸医疗、教学与科研。在此期间,他非常注意搜集与针灸相关的资料与书籍。承淡安回国后,以原有中国针灸学研究社为基础,创办了中国针灸讲习所,次年改名为中国针灸专科学校,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所针灸专业学校。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无锡沦陷,针灸学校悉遭兵燹。他无奈西迁,辗转入川,先后在湖南桃源县举办针灸训练班,在成都开办针灸讲习所,同时在成都国医学校、德阳国医讲习所等处任教,直到1949年才返回苏州。1954年,承淡安出任江苏省中医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校长,并当选为江苏省人民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承淡安一生针灸著作颇为丰富。其代表作为针灸“三部曲”:即《中国针灸治疗学》《中国针灸学讲义》以及《中国针灸学》。此外,承淡安针灸著作还包括《简易灸治·丹方治疗集》《伤寒论新注(附针灸治疗法)》《子午流注针法》《针灸精华》《针灸处方集》等。其译作亦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古本十四经发挥》,其次还有《经络之研究》《经络治疗讲话》《针灸真髓》等作品。承淡安的第一部著作为《中国针灸治疗学》,1931年于中国针灸学研究社首次出版。他鉴于历代针灸书籍“经邃未能详明,刊刻图案、穴法尤多谬误,学者苦于穷究”的现状,“搜集有关针灸诸书,去芜存菁,删繁节要,再本平素经验,用最新式之编法制纂成是书…前人针灸治精义,得保存而阐扬之”。承淡安为了使针灸广为传播,“文字求其浅显,不尚空言理论”,对经络、腧穴、针法、病候和治法,引证了针灸典籍以及结合自已的经验,体例新颖,条理清晰,受到读者欢迎。1933年5月第四版出版时更名为《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至1937年5月,共出至第八版,每个版次均有修订。此后,承淡安又陆续出版了《中国针灸学讲义》[1940年初版,至1954年承淡安响应政府“中医科学化”之号召,“热烈展开学说与技术之改进”,改编为《中国针灸学讲义(新编本)》]、《中国针灸学》(195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首次出版)等。
承淡安在四川时利用教学之余,曾编著了《伤寒新释》,对条文细加注释,在每条中提出针灸治法和处方及方义解释。此后,在此基础上,整理编撰成《伤寒论新注(附针灸治疗法)》一书。该书特点在于将《伤寒论》与实际针灸临床应用结合起来,将《伤寒论》逐条分别注释。原文中有错简之疑者,则从理解或前贤改正之意而校正之。原文中言证不言苔、脉,或及脉不及苔,及苔不及脉者,则将脉、舌之症状,依承淡安平时经验之所见而补出之。并将针灸法补于后,对于《伤寒论》是一种全新的诠释。
20世纪50年代,承淡安致力研究子午流注针法,认为“子午流注针法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特殊的疗效,但到了现在,能够应用此中古法的人却是很少了”,而此针法从临床应用证实有效,被认为是古人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到针灸治法规律,所以承淡安编写了《子午流注针法》一书,对其理论与按时取穴方法等做了全面介绍,给予较高评价。
《简易灸治·丹方治疗集》是承淡安之遗著,是其在世时,亲眼看到农业合作化发展的新气象,为了对农民兄弟健康有所贡献,当时虽在病中,仍然坚持编写而成。1957年承淡安准备略作修改后付印,不料竟因病逝世,不及从事修改。虽系初稿,仍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故由江苏省卫生厅于1957年10月作为内部资料付印。该书图文并茂,几乎每张验方旁边配有穴位的定位与灸治手法,文字较为生活化与口语化,贴近农民群众,相当生动传神。
《承淡安针灸选集》1986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是从承淡安在1930一1957年间编写的教学讲义,为医刊杂志撰写的文章,以及若干著作的序文中整理选辑而成。
承淡安对于针灸的贡献以及在针灸方面的学术成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针灸学发展均起着至关重要、承前启后的作用。将承淡安有关针灸方面的经典遗著整理成丛书,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出版价值。
有鉴于此,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留存、传承承淡安的针灸经典著作,让中医后学者能更好地学习承淡安在针灸医疗与临床实践中的方法、感悟、思路与经验,我们决定甄选其具有代表性的医著,整理合为“承淡安针灸经典”丛书,以飨广大读者。
由于承淡安的著作横跨了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等不同时期,各个时期的语言风格略有差异,民国时期的作品偏于文言,语言朴实凝练;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作品偏于白话,读者对象不同又有较大不同。在整理编辑过程中有较大的难度。总体说明如下。
一、1949年以前的作品,虽不属于古籍范畴,仍采用古籍点校的方法,对底本有误之处出注酌改。1949年以后的作品,底本有误之处,径改,不出注。至于存疑置异,不妄臆增删:
二、丛书采取横排、简体,现代标点。原书中凡指上文的“右”字一律改为“上”字,指下文的“左”字一律改为“下”字。丛书中的异体字、俗写字或古今字,均统一改正为规范简体字。中医特殊用字则不改,保留原貌。
三、丛书病名或药名以及中医术语有与今通行之名用字不同者,为方便读者阅读,一般改用规范名称(如“黄耆”改为“黄芪”,“藏府”改为“脏腑”,“证状”改为“症状”)。
《承淡安针灸经典》书目:
承淡安简易灸治 丹方治疗集
承淡安伤寒论新注 附针灸治疗法
承淡安针灸精华 陈淡安针灸处方集
承淡安针灸选集 承淡安针灸学术讲稿
承淡安中国针灸学
承淡安中国针灸学讲义
承淡安中国针灸治疗学
子午流注针法
![]() ![]() ![]()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承淡安针灸经典》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承淡安针灸经典》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