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商品详情
注意:《中华医书集成》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中华医书集成》PDF电子书全33册,由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年出版。
《中华医书集成》整理、汇编了上至黄帝、下至民国五千年中华历代著名医学典籍二百一十余种,计四千五百万字,系中华五千年中医经典之汇萃。编纂本书旨在全面而系统地推介和弘扬中华医学成果,给海内外所有爱好中医学的朋友提供一套具权威性而又实用性的大型中医丛书。
全书按中医学科分为十七类,即:医经类、伤寒类、金匮类、温病类、诊断类、本草类、方书类、内科类、外科类、伤科类、妇科类、儿科类、五官科类、针灸类、养生类、医论医话医案类、综合类,涵盖了现代中医学的全部学科。
各类之下,均全文收录能代表该类学术成就的典籍。收录的原则,既注重著作的历史影响、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又兼顾各学科的均衡性。一般只收各典籍原文,不收注释、附录;某些著作的注释因其本身的学术价值很高,则予以收人,如《类经》、《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等。原则上不收丛书,个别影响特别大者从严收入。
在版本选定上,通过对《中国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中国医籍志》、《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古今目录学类工具书的普查,参考现有中医古籍版本研究的成果,结合国内中医文献研究专家的咨询,确定每一种医书的底本,并根据各种书目的不同情况选择一、二种较佳版本作为参校本。各书底本的选择,尽量用学术界所公认的最佳版本,或选初刻本或现存最早刊本,如《本草纲目》用金陵本,《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用元麻沙复刻本;或选孤本,如《伤科汇纂》用嘉庆博薛施堂抄本;或选精校精勘本,如《时病论》用雷慎修堂本,《灵枢经》用明居敬堂本,《温病条辨》用问心堂刻本。
本次整理中的校勘工作,以版本校勘为主。一般只校是非,不校异同,对底本中的错简、倒文、讹误、脱漏、衍文等,依参校本予以勘正,并于每卷卷末出校勘记说明。校勘记的写法力求简明扼要、规范统一。并尽量吸收古今医学界有关的校勘、辨证、考异、订误等方面研究成果,在尽量保存底本原貌的基础上,择善而从,精校精勘,力求使本丛书能成为一套独立存在的善本。
自从有了人类、有了文字,也就有了医药、有了关于医学的文献记载。中华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有过长期领先于世界医学的辉煌,即使在现代医学日新月异、发展迅速的今天,中医学仍能焕发生机,发扬光大,并传播于海内外,受到世界众多科学家的青睐,并为之探索与研究。其魅力所在,究其由,一为其独特的辨证论治诊疗体系指导防治疾病的卓越疗效;一为其精深博大的理论体系能符合现代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
浩瀚博大的中华医学典籍,她是数千年来无数医学家不断实践潜心研究的成就,凝聚着他们的汗水和心血,同时也反映了中华医学发展辉煌的历史。其中,有现存最早系统创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黄帝内经》,有东汉时期张仲景奠定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伤寒杂病论》,有唐代孙思邈集方数千首的《备急千金要方》,有金元四大医学家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学术争鸣、各创新说的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儒门事亲》、《脾胃论》和《丹溪心法》,有明代李时珍所著被称为中药百科全书享誉世界的《本草纲目》,等等…。中华医学几千年来的这些典籍至目前为止由于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出版,不仅给热爱中医学的现代学者和读者阅读、研究带来困难,并且对中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中华医书集成》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对中国历代医学典籍进行大规模的整理和总汇,并根据学科的属性进行分类,力求底本精善、校勘精细、标点准确,改古籍的竖排、繁体为现代通行的横排、简体,为世人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宏富、完善的大型现代中医学丛书,解学者和读者买书、读书之难。清代学者张之洞有言:读书不明选书,读而无功;版本不佳,事倍功半。《中华医书集成》兼目录学与丛书双重功能,既可引导读者登堂人室为发掘中医学宝库提供钥匙,又可为读者提供一套中医学十分完整的百科全书。
《中华医书集成》书目:
中华医书集成 第1册 医经类
中华医书集成 第2册 伤寒类金匮类
中华医书集成 第3册 温病类
中华医书集成 第4册 诊断类
中华医书集成 第5册 本草类1
中华医书集成 第6册 本草类2
中华医书集成 第7册 本草类3
中华医书集成 第8册 方书类1
中华医书集成 第9册 方书类2
中华医书集成 第10册 内科类1
中华医书集成 第11册 内科类2
中华医书集成 第12册 内科类
中华医书集成 第13册 外科类1
中华医书集成 第14册 外科类2
中华医书集成 第15册 妇科类
中华医书集成 第16册 儿科类
中华医书集成 第17册 五官科类
中华医书集成 第18册 针炙类
中华医书集成 第19册 养生类
中华医书集成 第20册 医论医话医案类1
中华医书集成 第21册 医案类2
中华医书集成 第22册 综合类1
中华医书集成 第23册 综合类2
中华医书集成 第24册 综合类3
中华医书集成 第25册 综合类4
中华医书集成 第26册 综合类5
中华医书集成 第27册 综合类6
中华医书集成 第28册 综合类7
中华医书集成 第29册 综合类8
中华医书集成 第30册 综合类9
中华医书集成 第31册 综合类10
中华医书集成 第32册 综合类_11
中华医书集成 第33册 综合类_12
![]() ![]()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中华医书集成》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中华医书集成》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