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
![]() 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 全3册 2010
价 格:¥ 9.80
30天售出:0 件
商品详情
注意:《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 《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PDF电子书全3册,由中国时代出版社2010年出版。
大江西派是清朝威丰道光年闻李涵虚所创,又称西派,与丹道的北、南、东、中各派分流竞爽,流传甚广。此派奉吕洞宾张三丰为远祖,历代英杰辈出,著述亦甚多。
今,陈毓照先生所辑《中国道家西派典籍汇编》,经张利民先生整理后,编为《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行将付梓。此书总集了西派这两百年来的成果,粲然大备。凡分七集:一为李涵虚集,收了道祖李氏所有著作;二为柯怀经集;三为汪东亭集;四为魏尧集;五为徐海印集;六为银合宗集;七为陈毓照集。洋洋近二百万言,可謂漪欤盛哉!其中李涵虚《黄庭经注》,汪东亭《三教一贯》,魏尧《一贯天机直讲》《大道真传》,徐海印《天乐集》等,或仅行于海外,或为罕秘之本,挖掘整理,殊为不易,读来频软辑者之劳。
关于西派源流和丹道内涵,张利民先生在书前的概述,已有详细说明,原不需要再来做什么补充了。但我1989年于台北指南宫办中华道教学院时,内丹一課,就是聘请西派马炳文先生來教授的。我间亦尝与马老纵论西派掌故与功法,故与西派还算小有渊源。可是对大陆的西派传承,实尚懵然。今得读此《集成》,颇讶其人才之盛,历劫以还,不唯传承未绝、宗风不替,抑且推陈出新、蔚然大观,令人崇仰。故不免略申管见,钩玄提要,以为读其书者助。
言丹法者,每不信经籍文字。不是说经籍文献只是槽粕,就是说移要真决,唯赖口授心传,不录于文字。或则以天机不可妄泄为由,认为丹书所载多隐辞橘譬,读之徒乱人意,不如抛却书本,用功于实修要更好些。不说别人,汪东亭《体真山人语录》便有:“抛下丹书做工夫,不拘长短,依一刻有一刻的好处”“不读丹书,工夫总做得快”等语,频有废智用修,实行人而不赖理人的态度。
许多修道人都对此等语深信不疑,奉为圭桌。殊不知自古无不读书的神仙,丹书中这些话亦非实语,乃是诡辞,正言若反,教人珍惜我此处所传之丹经决法而已。犹如张伯端《悟真篇·后序》大谈“不遇至人授之口诀,纵揣量百种,终莫能著其功而成其事”,“大丹之法,天意秘惜,不许轻传于非其人也”,可是接着就推销自己的著作,“所歌咏大丹药物火候细微之旨,无不悉备。倘好事者夙有仙骨,观之则智虑自明,可以寻文解义,岂须伯端区区之口授之?”
丹家真诀,实况如此,丹经岂可废乎?所谓口决,大抵脚写成韵文或短语摘要的文字,取便诵念,非真有不立文字的秘决可以举示于人也。西派丹法,世夙重其实修之证验,但寻文解义、藉智起修恐怕才是此派之真相。怎么说呢?李涵虚弟子李道山撰其小传就说他:“奉二真之命,著有《太上十三经注解》《大祠老仙经发明》,二注《无根树》,名曰《道言十五种》,又日《守身切要》。将吕祖年谱、圣迹、丹经、救世等书删订,名日《海山南遇》。撰集丰祖全书,名曰《三丰全集》。自著另有《九层炼心文终经》《后天串述》,俱刊行于世”。可见著作宏富本来就是西派的传统,而且,西派的功法,自始便与他们整理古贤著作的工作密不可分。拣择、整理、诠释旧典,跟他们自己的著作,一直有种“互文”的关系,交光互摄,互为说明,互为指涉。
李涵虚以后,徐领尧《天乐集·道派》说:“李祖传陕西吴天秩,吴太师传湖北柯葆真及我师汪体真山人”。汪氏叫人勿读丹书,但实际是要人勿乱读,在《体真山人教外别传》中他就开了一大张书单,从初入门的《金仙论证》《慧命经》开始,列了古今典籍数十种,并说:以上诸家书目,皆不是误人杀人之书也。余三十余年,日日在手,时时捧读,若有虚言,永入地狱。同志速急下功,苦读十年,再去求师。初遇虚心下问,必要细谈之五日,再以书印证,乃时自有主宰。…潜虚曰:“试金者必以石,丹经是试师之石,岂可缺焉?”其中最紧要者,是《阴符》《道德》《参同》《入药镜》《悟真篇》。…夫不能读书,必入旁门。其《体真心易》卷七评述古今道书时,又把上述内容讲了一次,且说《阴符》注以李涵虚、陆潜虚、刘悟元为好;《道德经》注以李涵虚、王一清、陆潜虚为好;《悟真篇》以朱元育最好:《庄子》注以陆潜虚最好等等,表明了对历来道法之拣择。
西派此一传统,至陈毓照而更显。陈氏不但选译了《参同》《悟真》等书,拣择了历来之丹法诗诀。他本入亦懒擅文采、精于吟咏,引述古贤,辄相唱和,继承并发挥辉着诠释古典和自述心得的互文作用。因此,看这套《集成》,一不能如世上囫囵道人,视为槽粕筌蹄;二不能仅以为是资料文献,而应知这同时也是西派理论及修行法门特色之所在。就像李涵虚的道法,跟他编辑的《张三丰全集》是分不开的那样。正因西派丹法是由诠释古贤而来,故其中有吸收有扬弃,这其中最明显的是《道德》《黄庭》两经。
《道德经》自河上公注以来,便认为它兼有治身与治国之道,而且治身如治国。道教自太平道及张道陵天师道以降,也不乏政教合一的形态。但西派丹道仅论治身,于经世治民之术皆虚言之。
李涵虚《道窍谈·第三十九章十功成名遂身退论》引老子语谓“此乃修身之道”。又说“人以尽忠为功名,又以全孝为功名,尽忠全孝之后绠应退身保命,抱一还虚。”《道情诗·满江红》则说:“天运泰,贤人育,君道盛,才臣作,笑我侪疏懒,何须献璞?…倒不如,奉养山林,早抽足”,都表明了出世治身才是他的价值取向,不在意治国安民之事。蕲向如此,无怪乎柯怀经《葆真山人养性编·济世》说:“闲寻逸乐作生涯,或命轻车、或踏飞车,其中意味胜乌纱。净煮青茶、渴饮青茶,济人疗病有丹砂,不是医家,却是仙家,功成果熟最堪夸,落得兴赊,曷不兴赊?”题名济世,可是内容实是避世。
以此宗旨注《道德经》,自然就与河上公逦异。第三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膏之教”云云,河上公把章题标为“安民”,注渭此章:“说圣人治国与治身”,李涵虚则注:“是承上文治身之事言之”。第十章:“爱国治民,能无为乎”云云,河上公注:“汾身者爱气则身全,治民者爱民则国安”“治身者呼吸精气,无令耳闻。治国者布德施惠,无令下知”,兼说治身与治国,李涵虚则云:“民安国富,乃能行无为之政乎?治身者以精定为国安,铅定为国定。炼已则精定,还丹则铅足。炼己、还丹,始可行抱一无为之道,亦如是也”,只以治国为借喻,故专就治身一面去阐述,说:“八月十五日,魂尽注于月魄,月乃满而为纯干,圣人当此,即运河车以载之,干金遂为我有”等等。甘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云云,河上公注:“人君不重则不尊,治身不重则失神”,李涵虚则注:“重者,水也。轻者,火也。水中生火,故以重为轻之根”“。
凡此均可见西派专说治身,故其注《阴符》也自出手眼,谓相传此经“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国安民之术,下有强兵战胜之术”的上中下,乃言三等之义,而“仙家谓强兵战胜,乃还丹向上之事”。于是三等变成两等,强兵战胜之术也成了内炼之法,整个诠释方向就趋于治身,与富国民安不甚相关了。
李涵虚所注《太上十三经》,除《道德》《阴符》外,还有《玉枢》《日月》《护命》《大通》《赤文洞古》《定观》《五厨》《明镜匣》《金谷》《清静》,对经典的选择和注解,也都这样,显示了治身的目的。
《太上十三经注》有吕洞宾序。李通虚据称是在峨眉遇吕祖及张三丰而得道的,其宗法吕祖自无疑义。但学吕洞宾的,例如清代年辈略晚于李氏的郑观应就表明要学其救世,《上张三丰祖师疏文》中录目祖剑仙诗云:“三清剑术妙通灵,剪怪诛妖没影形…”,又说:“剑仙静测金丹,动则霹雳,凌虚隐遁,除暴安良。…务使五大洲生民安居乐业”。李涵虚及他所开创的西派却不是这种风格,以治身炼养、超凡成仙为职志。
《道德经注》乃是西派在方向上的点明。通过注解,表明了此派重在治身,且以水火精铅的炼已还丹为主。可是如何修练呢?这主要就要看李涵虚的《黄庭经注》了。
《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书目:
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 第1卷
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 第2卷
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 第3卷
![]() ![]()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