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359]
文学文化 [228]
诸子百家 [23]
名人文集 [333]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15]
诗词戏曲 [85]
笔记小说 [35]
琴棋茶花 [5]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80]
百科全书 [68]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25]
人物日记 [31]
学术研究 [70]
哲学研究 [14]
宗教类 >>
佛教 [181]
道教 [23]
周易风水 [20]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87]
书法篆刻 [28]
石窟雕刻 [43]
文物收藏 [29]
金石考古 [139]
建筑装饰 [28]
工艺美术 [10]
其它综合 [3]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24]
医学类 >>
中医 [307]
西医 [8]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0]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8]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14]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新出版) 共17册 2007-2016高清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价      格:¥ 57.80
30天售出:1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1.25G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中国佛教典籍选刊》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新出版部分)》PDF电子书共17册,由中华书局2007至2016年出版。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书目: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北山录校注  上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北山录校注  下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大宋僧史略校注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浄土十要  上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浄土十要  下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居士传校注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释氏要览校注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续高僧传  上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续高僧传  中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续高僧传  下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因明大疏校释  上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因明大疏校释  下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阅藏知律  上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阅藏知律  下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肇论校释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祖堂集  上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祖堂集  下
VGm万圣书城

236.jpgVGm万圣书城

235.jpgVGm万圣书城

237.jpgVGm万圣书城

238.jpgVGm万圣书城

239.jpgVGm万圣书城

240.jpgVGm万圣书城

 VGm万圣书城

 VGm万圣书城

《中国佛教典籍选刊》出版说明:VGm万圣书城

北山録全書十六篇,每篇圍繞一個主旨,引經據典,展開具體闡述,“頗似周秦諸子”其所引經典,自然首先是佛教内典,但也有儒道外書——以示其觀點不僅出於佛,而且儒道兩家也有類似的說法。三家殊途同歸,衹是儒道兩家大多不如佛教所論深入和髙明而已。這樣,不僅增加了其觀點的普遍性和闡釋的說服力(這也是神清著述統攝儒道的重要原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唐時期部分佛教徒較爲開明的觀念。VGm万圣书城

十六篇的篇題,依次爲“天地始”、“聖人生”、“法籍興”、“真俗符”、“合霸王”、“至化”、“宗師議”、“釋賓問”、“喪服問”、“譏異說”、“綜名理”、“報應驗”、“論業理”、“住持行”、“異學”“外信”,均簡明扼要地概括岀了各篇的主要内容,由之大略可見每篇的論說主旨,VGm万圣书城

十六篇所論,涉及佛教世界觀、釋迦生平、佛教典籍與歷史、佛教與儒道的關係以及佛教在傳承過程中頗受僧俗關注的其他聚多問題。臺灣文史哲出版社影印本之北山録跋曰:“綜其主旨VGm万圣书城
有三:一曰參儒道以闡佛學。李唐之世,佛教甚盛,每詆毁儒道而神清以釋教實藉儒道爲前驅而得弘揚,故力斥誹儒道之不當。其言曰:‘觀乎古今撰制,多先貶周孔而降老莊,以爲能文者。此啓户納盜,怒敵碁黨之由也。又言‘二教之於我,贊而不害也。吾之於二教,統而有歸也’(外信)。其弘法因多參儒道之旨。昔人每以爲李翱以佛入儒,爲儒佛合流之始,未曉李氏之先有神清,已開儒釋道合流之先導也。二曰抑禪宗而崇義學。其大旨見於真俗符、譏異說等篇,以禪宗爲‘沈空者涉於斷’、‘斷則無善不棄’,故力貶之。三曰駮儒者之非佛,大旨見於異學、外信諸篇。窺其論似對韓愈而發。按憲宗元和十四年勅迎鳳翔法門寺佛骨入禁中,韓愈上表諫之,故元釋念常撰歷代佛祖通載,次神清撰北山録於元和十五年也(=)。”雖不能說是對其内容準确、全面的概括三),但確實指出了此書内容上突出的特點。
VGm万圣书城

北山録的著者神清,字靈庾四),俗姓章,綿州昌明縣(今屬四川江油)人。其家庭有較爲濃厚的佛教氛圍,兄弟三人俱出家,神清獨爲穎拔。年十三,受學於綿州開元寺辯智法師五]。當時敕令嚴峻,出家者限念經千紙,方許落髮。神漬即誦法華、維摩、楞伽、佛頂等經。年十七,即講法華經。神清的卒年,宋代贊寧著宋高僧傳記載爲元和(八○六一八二○)年中,示寂於慧義寺。VGm万圣书城

到了元代,覺岸著釋氏稽古略卷三明確說“元和九年漬入寂”,不知所據六)。慧寶在此書的注中,則認爲神清卒年在建中(七八○—七八三)末。慧寶注中的這種說法,不見他處。對此,德珪在注解隨函中已有辯駁。元代念常著佛祖歷代通載謂“是年(引者按:指元和十五年,公元八二○年)有沙門北山和尚,諱神清,著述法華玄箋十卷、釋氏年誌三十卷、律疏要訣并俱舍訣等共百餘卷、語録十卷。内外該括,可爲世範。受業於綿州開元寺,終于梓州惠義寺”,沈遼序亦謂“神清在元和時,其道甚顯,爲當世公卿所尊禮,從其學者至千人”,其卒當在元和末年,北山録成書之後不久。VGm万圣书城

北山録“博綜三教,最爲南北鴻儒名僧高士之所披戬”。元代念常撰佛祖歷代通載,亦謂其“内外該括,可爲世範”。宋代時期,頗受重視。當時就有釋慧寶和釋德珪分别爲其作注。通過德珪注我們還知道,其注釋時所見,有所謂“古本”、“京本”、“絳本”等不同的本子,沈遼序還提到所謂“蜀本”,足以可見其在當時的廣泛影響。新唐費藝文志、宋史藝文志、宋代鄭樵通志VGm万圣书城
藝文略、宋代尤袤遂初堂費目等官私書目,都有著録;宋元明清各代著述,亦時有徵引。這些也都具體地反映了它的廣泛流播。
VGm万圣书城

但是,此書“因合參儒道之旨,故不爲釋子所喜”,尤爲重要的是,此書中的部分内容,對中、晚唐之後漸成中国佛教流傳最廣的宗派之一的禪宗,頗有微詞,因此不僅不爲禪宗教徒所喜歡,還受到了他們的嚴厲批評八)。故而此書“未經入藏,傳本甚久”。VGm万圣书城

民國初年,發現兩殘本:一存一至三、七至十卷,爲嘉興項氏天籟閣舊藏,西蜀草玄亭沙門慧寶注,前有錢塘沈遼序,後有殿中丞致仕丘濬後序,皆熙寧元年撰;一存一至六卷,局華亭朱氏文石山房舊藏,附注解隨函二卷,儀封縣平城村比丘德珪撰。”(-0)“嘉興項氏天籟閣舊藏,單魚尾,版心記刻工,當爲熙寧元年沈遼、丘濬二序所云釋惟賢據蜀本刊雕者。卷十末有“明萬曆丙子仲秋望日重裝,墨林項元汴持誦’墨書二行,鈐有‘李子京所藏’、墨林秘玩’、項墨林秘笈之印’、‘天籟閣’、‘構李項氏世家寶玩’諸印記。”華亭朱氏文石山房舊藏,“行款與前帙同,惟版匡略短,版心作雙魚尾異耳。……當亦北宋時期江浙地區重刊熙寧本者。所附注解隨函二卷,與録非同版刻,且不避宋諱,爲廣福大師全吉祥捐貲刊雕者。……則刊板於元代者,雖同時雕鐫者尚有北山録及鈔科文等,唯不傳,僅存注解隨函二卷,遂取附宋刻北山録之後爾”陳垣先生民國十年與同人醵貲合兩本影印行世,以廣其傳。其在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中關於北山録的介紹,簡潔、清楚,不僅是現代學者最早的對於北山録的研究成果,而且通過他的介紹,擴大了北山録的影響,使幾近亡佚的北山録在學界尤其佛教典籍、思想研究領域又有了較大的影響。VGm万圣书城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日本修大正藏據影宋本録入北山録,列載護法部。随着大正藏的廣泛影響,北山録的影響也進一步摘大。學術界在相關問題的研究中,對此書時有稱引。進人二十世紀後,出現了探討此書中的文學思想及其影響的專門文章,表明學術界對此書的研究,已在走向深人。但大正藏所收北山録,不僅删除了德珪注解隨函二卷,而且在翻印的過程中,還出現了不少新的文字錯訛問題。大正藏的句讀,本身較爲簡易也多有當斷不斷或不當斷而斷的情况。VGm万圣书城

臺灣文史哲出版社在一九七四年據民國年間影印本影印出版此書,並在書後跋語中,就此書的流傳、宋元刻本的特點以及撰著者神清、注釋者慧寳的生平,做了簡要介紹,指出了大正藏本中VGm万圣书城
的部分訛誤。這爲學術界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便利。但此書爲影印本,没有句讀,而且德珪注解隨函附在正文之後,還是不便於學術界的研究利用,有必要做進一步的整理。
VGm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中国佛教典籍选刊》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中国佛教典籍选刊》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