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文献 [448]
文学文化 [320]
诸子百家 [31]
名人文集 [367]
四库全书 [10]
敦煌文献 [19]
诗词戏曲 [127]
笔记小说 [43]
琴棋茶花 [9]
家谱族谱 [10]
社科综合 [104]
百科全书 [68]
文学文库 [18]
政经军法 [32]
人物日记 [33]
学术研究 [96]
哲学研究 [20]
宗教类 >>
佛教 [193]
道教 [29]
周易风水 [34]
书画美术类 >>
绘画艺术 [147]
书法篆刻 [34]
石窟雕刻 [49]
文物收藏 [57]
金石考古 [209]
建筑装饰 [39]
工艺美术 [11]
其它综合 [9]
美术全集 [17]
墓志碑刻 [34]
医学类 >>
中医 [398]
西医 [11]
报刊杂志 >>
民国时期 [13]
现代 [2]
古籍善本类 >>
国外收藏 [8]
国内保存 [29]
地理方志类 >>
方志 [23]
帮助中心 >>
购买方法 [0]
下载方法 [0]
联系方式 [0]
藏外佛教文献 全16册 1995清晰
藏外佛教文献
价      格:¥ 37.80
30天售出:3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百度网盘 440M PDF
无需注册会员,直接点”立即购买“,付款后会自动弹出下载链接!
商品详情

 注意《藏外佛教文献》是电子版(本站电子资料大部分是PDF格式,极少部分为DJVU格式。非txt epub azw3 mobi doc exe uvz pdg等格式),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下载后可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阅读后如感兴趣,可以去书店购买相应的纸资书籍)

《藏外佛教文献》PDF电子书全16册,由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出版。
BrV万圣书城
由于历史原因,敦煌遗书现散藏在世界各地,这已经对敦煌学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极大的障碍。由于敦煌遗书收藏分散,数量巨大,又缺乏一部总目录,研究者很难从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几万号敦煌遗书中查索自己需要的资料,很难掌握某类资料的全貌,从而阻碍了研究的深入。由此,编纂一部完整、翔实、实用、科学的《敦煌遗书总目录》是今天敦煌学发展之必需。《敦煌遗书总目录》由著名学者方广錩主持,约1000万字。正在编纂过程中。散佚在大藏经外的佛教典籍集成,佛教文献学研究的园地,用研究班方式精心整理,以精益求精之心求书善书美之境。
方广锠,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佛教研究室主任。从1984年起从事佛教文献学研究,并把主要精力放在敦煌遗书的调查、整理与编目工作,曾协助任继愈先生编纂《中华大藏经》,故对大藏佛教典籍甚为熟悉。他一直主持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的整理编目工作,有应邀为英国所藏敦煌遗书编目,掌握了英国全部藏品情况;还先后考察了法国、俄国、日本收藏的敦煌遗书,积累了丰富的敦煌遗书鉴定经验。他被誉为“目前世界上接触敦煌遗书原件最多的人”;日本学者称他为“继藤枝晃(日本敦煌学者)后,对敦煌遗书最有发言权的人”;日本报刊称他为“大藏经权威”、“写经(即敦煌遗书)调查权威”。
BrV万圣书城
BrV万圣书城
BrV万圣书城
《藏外佛教文献》书目:
BrV万圣书城
藏外佛教文献  第1辑
藏外佛教文献  第2辑
藏外佛教文献  第3辑
藏外佛教文献  第4辑
藏外佛教文献  第5辑
藏外佛教文献  第6辑
藏外佛教文献  第7辑
藏外佛教文献  第8辑
藏外佛教文献  第9辑
藏外佛教文献  第10辑
藏外佛教文献  第11辑
藏外佛教文献  第12辑
藏外佛教文献  第13辑
藏外佛教文献  第14辑
藏外佛教文献  第15辑
藏外佛教文献  第16辑
BrV万圣书城
BrV万圣书城
408.jpgBrV万圣书城
 
409.jpg
BrV万圣书城
BrV万圣书城
《藏外佛教文献》出版说明:
BrV万圣书城
今年國家正式啓動“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决定對全國古籍及其保護情况作全面普查、建立珍貴古籍名錄、加強古籍書庫標準化建設、加強古籍修復、培養高水準古籍工作人才,使我國古籍得到全面保護。這一計劃的啓動,令人興奮。這些年,國家綜合實力越來越強,在文化建設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成果越來越多,這是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的重要標誌。
BrV万圣书城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高度文明自覺的民族。所謂高度文明自覺,就是不但以自己創造的優秀文明為自豪,而且主動自覺地把這一文明傳承下去。中華民族的高度歷史觀念就来源於這一文明自覺。中華民族能夠歷經磨難而屹立於東方不倒,除了其他原因,它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的文明自覺是重要原因。傳承文明的方式多種多樣,但主要依靠典籍。典籍的產生使得文明傳承可以跨越時間與空間。所以,在中國,修史造藏、整理典籍、抄書印書藏書,成為代代相承的傳统。保護古籍是保護與培植我們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之更加根深葉茂,這是我們高度文明自覺的又一體現。
BrV万圣书城
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文化逐渐形成以儒為主幹,佛道為羽翼的局面,儒释道三家共同支撑起中華文化之鼎。與此相谪應,古代儒释道三家的圖書也分別庋藏、獨立編目、自成體系。《隋書·經籍志》記载,隋場帝在東都觀文殿東西廂構屋,收藏儒家經史子集四部書;在内道場收藏佛經、道經,並分別編撰目綠;建妙楷台,收藏名家法書;建寶跡台,收藏歷代古畫。這可說是隋代國家圖書館、國家博物馆的基本規制。歷代王朝沿革雖有不同,但三家典籍分刷庋藏的傳統不變。
BrV万圣书城
由此,經史子集本屬儒家典籍,由儒家知識分子收集整理、編目。如套用“佛藏”、“道藏”這樣的名稱,可稱之為“儒藏”。其中經、史雨部,是儒家治國之依據與鏡鑒。子部收入諸家雜著,其中如醫、農、兵、天文等類,為實用類書籍。集部主要收入儒家文人的詩文集,詩文雖屬小道,亦可陶性怡情。四部書體系充分體現了儒家經天地、緯陰陽、正紀綱、弘道德的理念。由於社會上存在著佛、道兩家,儒家的圖書管理者不能無視,便在子部内設立“釋家類”、“道家類”,收納兩家典籍。但不收佛教的大藏經與道教的道藏,且著錄的佛、道書籍,往往因採訪者個人興趣與當時的採訪條件,有很大隨意性。因此,歷代《經籍志》、《藝文志》雖然收入若干佛、道典籍,實際並不能反映那個時代佛教、道教典籍的真實情况。
BrV万圣书城
與中央相同,古代地方儒释道三家的圖書也分别庋藏。儒家的學宫書院收藏四部書;释道的寺廟宫靓收藏本教典籍。奥四部書收有佛、道典籍相應,寺廟宫觀往往收藏儒家典籍。敦煌遗書原是佛教寺院藏書,其中就有不少經史子集類著作。這充分說明儒釋道三家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的歷史事實。
BrV万圣书城
宋明理學興起後,儒家知識分子一直佔據著意識形態的話語主導權,佛道兩教日益式微。儒家文化,自然有積極進取的一面,但也有刚性僵化的一面。就四部書體系而言,绵延一千多年,沒有大的改潮。如清代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對佛道著作的收錄就非常單薄,受到後代陳垣等著名學者的批評。宋以後私人藏書興起,藏書家大抵為儒家知識分子,藏書的著錄體系均沿襲四部書。這樣,儒家在意識形態領域的話語主導權、儒家知識分子在中國傳统社會中的領導地位、公私藏書的四部書體系,在全社會形成了一個無形的文化範式。由此形成的風氣,逐漸浸潤於全社會。對這個范式應如何評價,是另外的事,但這個範式對我國古籍的研究與保護,卻是有利有弊,且其流弊,至今猫存。
BrV万圣书城
舉例而言,雖有梁啓超、姚名達、王重民等先賢宣導在先,但至今我國不少論述古代目錄學、古代文献學的著作,言必稱四部書,對佛道雨家視而不見。其實,唐代佛教目錄學水準雄踞於當時我國目錄學的最高峰。以至宋、元、明四部書目錄學水準,都未達到唐代佛教目錄學的高度。直到清代樸學興起,差可與唐代佛教目錄學比肩。講古代目錄學、文獻學而捨棄佛道兩家,未免有抱殘守缺之嫌。此外,目前我國各圖書馆古籍部門,均沿襲四部書體系。因此,當涉及古籍普查奥保護一些重大項目時,雖條文中已將宗教類古籍列入,但工作中往往受四部書範式的束缚,有意無意地忽视、排斥宗教類古籍。
BrV万圣书城
把古籍框限為經史子集體系,不符合中國古代文化的歷史實際,也不符合现存古籍的實際。
BrV万圣书城
窝本是刻本出現之前,中國古代典籍最主要的流通方式,敦煌遗書可謂現存古代窝本的代表。敦煌漢文遗書年代跨度從東骨到北宋初年,全世界共約58000號,國内約存19000號,其中90%以上是佛教、道教典籍。因此,以敦煌遗書為代表的窝本無疑應是古籍普查奥保護的重點之一。此外,北宋時期的窝本大藏經、歷代的金银字窝經、血經、名人窝經等等,無不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都應該纳入普查與保護範圍。
BrV万圣书城
就刻本而言,眾所周知,現存最早的為唐代刻本,大多是佛教典籍。宋元(含遼金)刻本從來被古籍版本界認為是翹楚白眉。現存的宋元(含遼金)漢文刻本,無論就世界範圍而言,還是就國内收藏而言,佛教典籍的數量都要超過四部書。
BrV万圣书城
就書籍装幀形式而言,中國以纸張為载體的書籍,早期曾出現過卷軸装、經折装、粘葉装、縫績装、梵夹装。實物證明,除粘葉装(現存英國的盛唐窝敦煌遺書《文心雕龍》)外,其他如卷軸装、經折装、缝繽装、梵夾装等,現存最早的樣本,都是佛教典籍。
BrV万圣书城
因此,在開展“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時,我們要防止用四部書範式来框限古籍的倾向,要重视宗教古籍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進一步加強對它的保護。強調保護宗教古籍,還在於目前我國宗教古籍的現狀甚堪擔憂。
BrV万圣书城
首先,歷經磨難,宗教古籍數量急刺减少。就我比較熟悉的佛教而言,佛教認為典籍是佛、法、僧“三寶”中法竇的代表,傳統甚為重视修經造藏。所以,古代流行的佛教典籍甚為豐富,有“浩瀚於九流”的說法。但因各種天災人禍,真正能保存下來的不過九牛一毛。以中國第一部木刻大藏經一北宋《開寶藏》為例,全藏数千卷,當初印量甚大,頒賜國内寺院,分赠周邊諸國。但現在全世界衹存十余卷,成為稀世國寶。
BrV万圣书城
其次,缺乏完整著錄,家底不清。以宋遼金元窝本、刻本為例,我國現存宋遼金元本四部書雖亦有遗漏,但大部分均被著錄;而宋逮金元佛教典籍,除少量被納入各圖書館四部書體系,大部分至今缺乏完整、正確的著錄,有的甚至速基本目錄也沒有。從總體看,家底不清。再次,保存條件堪憂。除了圖書館、博物馆外,宗教古籍主要保存在廟宇寺觀。各地的廟觀因條件不同,古籍保存的情况不同。不少寺院目前藏書的條件非常令人擔憂,古籍殘破問題也相當突出。
BrV万圣书城
因此,國家這次啓動的“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把宗教類古籍纳入其中,是非常重大與及時的決策。
BrV万圣书城
應該指出,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在古籍整理與保護中,對宗教古籍已經予以特別的關心。正因為當年國務院古籍整理規劃小組的大力支持,由任繼愈主持的《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正藏)才得以順利完成。現在,有關領導也多次強調要重視敦煌遺書等古籍的普查與保護。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如何進一步正確認識國家啓動“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的重大意義,全面贯徹“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把對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宗教、天主教等宗教古籍的保護真正规劃起來,落實下去。當然,古籍保護不僅是圖書文博部門、古籍善本單位的事情,也是全民族的大事;宗教古籍的保護,更是各宗教的大事。為此需要我們進一步普及古籍知識,提高全民族的古籍保護意識。
BrV万圣书城

當今,媒體的社會導向作用越來越大。希望媒體積極地、正確地宣傳古籍保護。特別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應正確引導民眾的歷史自豪感,樹立文物意識、公民青任意識,而不是單純追求附著在古籍上的經濟利益。希望通過正確的社會導向,形成以保護古籍文物為榮,不保護古籍文物為心的社會氛图。誠如此,則民族幸甚。 BrV万圣书城

免责申明:
万圣书城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藏外佛教文献》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万圣书城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藏外佛教文献》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